top of page


2021年3月30日
TAO ART 創辦人Vicky Chen 對談鄭君殿
By Art Press Editorial
藝術家在日常感官裡發現美,只是種隨性嗎?「其實,是從每天畫20條線、30條線、100條線開始的。」人們常說,藝術家總是能在平凡事物裡看到不可思議的光景。然而,如此乍聽之下有如魔法般的眼光,這是種來自藝術家的隨性、即興,還是沒有原因地藝


2021年3月6日
一個特殊案例:內在風土的繪畫
By 李欣格
在一次會晤上,鄭君殿簡單地回顧了畫家生涯,包括學生時期的一些思緒,說著說著,結論是自己可能真的是一個特殊案例,「特殊案例」這四個字讓人腦海浮現了德國藝術評論家兼哲學家Boris Groys在2016年出版的論文集Particular Cases,但事實上,在幾次的交


2021年3月6日
TAO ART 推出藝術家鄭君殿個展《時間的玫瑰》以繪畫完成生命的凝視
TAO ART 欣然宣佈,將於 3 月 6 日至 4 月 17日,舉行藝術家鄭君殿個人展覽《時間的玫瑰》,由 TAO ART 團隊與藝術家工作室一同策劃,將展出鄭君殿近兩年新作,呈現藝術家成熟的繪畫風貌。除了熟知的繪畫作品外,TAO ART 也特別重現藝術家工作室的局部,一同展出


2019年1月17日
鄭君殿個展 —「陌生的花園」
誠品畫廊將於2019年1月18日至1月20日為首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帶來鄭君殿個展「陌生的花園」,展出鄭君殿自2016年到2018年近二十五件色線畫、具象畫和素描新作。


2019年1月10日
靜物中的翻湧力量︱藝術家鄭君殿個展「陌生的花園」
By Vivienne Lin
隨畫格靜止的事物瞬間,在鄭君殿的畫布上卻有更生動的表現,或許是藏寄其間的情感真摯強烈,而產生了讓人駐足凝視的生命力,讓靜物不再只是靜物。
午後的光線斜斜撒落畫室的一角,畫家的色線畫在那樣的光照角度和色溫中,顯得安靜而有些欲言又止的韻味,而畫室的另一


2019年1月3日
台北當代最洗眼的個展︱誠品畫廊︱鄭君殿「陌生的花園」
By 鄭乃銘
鄭君殿的畫室,在台北近郊一座半除役廠房的最末端。廠房有好多小隔間,每個隔間過去想必都是人聲鼎沸,此刻;靜寂得就好像鋼琴上的琴鍵,當沒有人彈的時候,琴鍵就只是個物件、琴鍵則兀自安逸於歲月的無涯裡。鄭君殿的畫室,冬陽從高高的窗口投射進來,斜斜的;沒有一點銳角,有的只是空


2015年11月30日
挑戰對於寫實具象相對容易詮釋的紋絡︱鄭君殿「細節」個展
By 高子衿
「細節」在此,絕非一句話可簡單涵括,除了可適用於主題、不同畫種,以及處理手法之間的最小組成單位,它同時也是一種線索,讓我們得以探究鄭君殿在每個環節中的向前推進痕跡。


2012年4月18日
Glory Days
By Noah Buchan
Jeng Jun-dian’s new series of paintings, titled Day In, Day Out, demonstrates a confidence of style and maturity of technique


2012年4月1日
殘跡,爍光,鄭君殿
By 游崴
鄭君殿是一位很早慧的創作者,當他在1987年自國立藝術學院(今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第一屆畢業後,便以成熟得近乎有些超齡的繪畫語言受到矚目,並在隔年入選了「1988中華民國現代美術新展望」,成為整個展覽中年紀最輕的藝術家之一。


2008年1月1日
色線畫
By 陳傳興
為何是色線作為繪畫的單元?它來自何處?為什麼要重新單元化繪畫,當繪畫經歷數次瓦解,判死又再生不知幾次之後,新的繪畫單元,色線,被重新召喚,其意義何在?


2004年6月1日
Jeng Jundian and Wang Keping at Marlborough Chelsea
By Jonathan Goodman
Jeng Jundian, a Taiwanese painter whose landscapes are composed by means of elaborate crosshatching, has not exhibited


2004年4月18日
Drawing Notebook
By N. F. Karlins
Art made with colored pencils and crayons have been on my mind, ever since I saw "Body and Nature," an exhibition of work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