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 期|2021年3月6日–4月17日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六 11:00-19:00
地 點|Tao Art Space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79-1號8樓
TAO ART 欣然宣佈,將於 3 月 6 日至 4 月 17日,舉行藝術家鄭君殿個人展覽《時間的玫瑰》,由 TAO ART 團隊與藝術家工作室一同策劃,將展出鄭君殿近兩年新作,呈現藝術家成熟的繪畫風貌。除了熟知的繪畫作品外,TAO ART 也特別重現藝術家工作室的局部,一同展出其於創作過程有關鍵性的攝影作品,讓觀眾重新挖掘鄭君殿深刻的繪畫表現。
鄭君殿是台灣中生代重要的藝術家,90年代起便陸續展出於台灣數家指標性畫廊。並於2004年在紐約 Marlborough Chelsea 畫廊舉辦個展。藝術家從早期充滿張力的抽象繪畫,再到標誌性色線畫的純粹、嚴謹。至近期,更精進於繪畫語彙的發展,讓具象與抽象,種種過往走過的軌跡交融於畫面之上。
有別於一般所謂的「專案藝術家」,鄭君殿的繪畫來自於長時間工作的累積,日常生活的細微觀察,且隨著藝術家在其獨特美學上的探討,蔓生出一片旖旎風景。這位沉潛於繪畫且不斷以他的凝視反應外在世界的藝術家,此次以北島同名詩名《時間的玫瑰》為題,展現出他持續的追尋,在超越時間的繪畫中,體現此刻即是永恆。
藝術家與藝術空間的美學關係再進化
展覽籌備期間,TAO ART 創辦人 Vicky Chen(陳薇捷)頻繁拜訪工作室,逐漸形塑出一種藝術家與藝術空間嶄新的合作模式,讓《時間的玫瑰》不僅只是一檔尋常藝術家的個人展覽,更像是藝術家透過展覽空間,重新回溯創作的過程。Vicky 與鄭君殿的合作,顯現出藝術空間經營者如何以獨到的眼光與用心,靠近一位資深藝術家的創作。藝術家如何在展出畫作的同時,與一個空間做出綿密而深刻的對話。
他分享:「藝術家關心的還是空間。空間與空間,空間中的光線、光影,空間中的色彩、造型、線條、比例、大小關係、及材質。藝術家必須把在不同空間展出視為創作的一部分。不同的空間條件將影響對作品的詮釋,作品必須與空間發生關係,而作品與作品之間如何對話,如何產生聯繫,都考驗展出的成敗。甚至光線的條件,在在影響作品最終如何被解讀。」
畫面的安排 圖像中的日常切片
鄭君殿的繪畫總是在日常生活的審美經驗中,挖掘令人驚艷的面貌。其中〈花 230519-為藍天而生〉即在直觀的美感經驗之外,增添了更多的想像空間。藝術家刻意放大了花卉的比例,讓花以超出現實的型態呈現在畫布之上。並刻意以仰視的角度,以藍天襯托花朵。神來一筆以畫面中心的小天使及下方的獅子,為整張畫的意象增加許多詮釋及想像空間。怎麼完成筆觸線條、色彩結構,如何畫成自身完足的繪畫,才是他真正關心的。「繪畫的題材於我實質只是一種藉口,讓我能夠表達自己對藝術的看法,並且在其中投射我的感情、生命與人生」他表示。
而另外一系列作品《蘭花》(2019-2020)的畫面基礎來自鄭君殿某回在柏林的一座植物園巨大溫室內的蘭花,對藝術家而言,在東柏林旅行時仍然可以感受到戰後那股肅穆冷冽的氣氛,也憶起了他成長階段的家鄉金門,那是一段外部政治動盪、社會窘困而人人感到煩悶和緊繃的時期,心因性的連結成為了這組作品的續航動力,原始影像上的不明橫槓在畫布空間裡幻化為一個壓迫著蘭花主體的元素,伴隨強烈隱喻的空間感,使得蘭花的姿態在此和美麗不再如此相關,畫家開始脫離攝影底本探索畫面的可能,而這個可能性逐漸地轉移到空間和色彩層面。
畫家的攝影 片刻靈光的乍現
第一次公開展示的攝影,其實是鄭君殿長期以來創作的過程不可或缺的過程,無論是色線畫或者具象作品,他的繪畫往往來自攝影的初步構想,觀景窗是他的畫布,進行構圖的演練。他在攝影裡捕捉偶然的瞬間,又藉由攝影細密打稿,轉譯為畫布上的繪畫語言。「我拍下的照片,應該更像是『畫家的攝影』」鄭君殿分享,他的攝影並非「所見即所是」,是來自於畫家匠心獨運的轉換,以及時間的緩慢積累。
機械影像複製時代直至今日電子影像泛濫的消費時代,在畫家眼中,凝視實則縮短了現象跟心理的距離,也讓藝術家有充分的時間思考,在其中找到令他著迷的靈光。攝影不僅是鄭君殿繪畫的延伸,在攝影中,他看到的是繪畫無法企及的一部分。這也是 TAO ART 創辦人 Vicky,希望展出「畫家的攝影」,因為她從中看見隨意卻飽滿的美感,也期待藝術家在繪畫之外展開另一扇廣闊視野。
繪畫語言的蛻變、推衍,可視為藝術上不斷推陳出新,不畏於自我挑戰。鄭君殿的繪畫作品,始終有其強烈的個人語彙;風格是一致的。他精心地開創繪畫創作模式,讓各種語彙形成獨特的語境。經由互相間的對話又產生新的意象與連結。他以自身對人的關懷,體現在對環境、自然的描寫,其追求的靜謐和純粹,在當今的藝術圈裡獨樹一格。